王晓华的想法并非凭空而来,十几年前,柳工就开始了与外部世界的亲密接触,而第一次接触的就是全球工程机械的王者,来自美国的卡特彼勒。

卡特彼勒,世界最大的工程机械和矿山设备制造商。于1925年诞生于美国,总部位于伊利诺伊州的皮奥里亚。与这个2014年全球销售额超过400亿美元的巨无霸相较,当时无论从公司历史、销售规模和物理距离,柳工和其都相距十万八千里。1953年卡特彼勒就在在巴西建立了第一家海外工厂,而柳工1958年才建厂。毫不夸张地说,当柳工还是一个襁褓中的幼婴时,卡特彼勒便已开启了国际化的旅程。

历史的魔杖让这两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企业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有了奇妙的交集。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和中国改革开放这两大历史性事件之后,一直把国际化业务作为公司核心战略的卡特彼勒公司就敏锐地把目光投向了中国市场,并一直和中国政府保持着良好的沟通。

1985年,国家机械工业部决定与卡特比勒合作,在中国引进卡特彼勒的装载机经典机型966E, 并在机械部下成立了一个联合引进卡特彼勒技术办公室,简称“卡办”,组织了国内行业内12家企业开始联合引进,柳工就是这12家企业之一。

1986年12月,柳工与卡特在北京正式签订了技术引进合同。双方商定,卡特彼勒将对柳工派出的技术人员提供技术培训。第二年秋天,柳工派出的第一批技术人员到达美国位于伊利诺伊州的装载机专业制造工厂,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培训课程。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对于大洋彼岸的来访者,卡特彼勒展现出了极大的诚意和热忱,为这次培训安排了满满的学习科目。

柳工先后几任技术领导人刘良臣、章二平、罗维等人都得到了去卡特学习的宝贵机会。现任柳工股份公司总裁助理、中央研究院院长的罗维,便是这批早期的求学者之一,当时,他的出访身份,还是一名普通的技术人员。今天,他已是柳工研发系统的中方掌舵人。谈及当年的卡特彼勒之行,依旧感触良深。他记忆最多的,就是卡特彼勒“非常开放”的待客之道。

在为期一个月的培训中,卡特彼勒真可谓是“倾囊相助”。从工艺到产品原理及其装配作业,整个过程毫无保留。甚至,涉及到的相关资料如果缺乏的话,可以直接从他们车间里现场打印。可以说,这么无保留的做法,即便是在当年的国内企业中都是极其少见的,更遑论在卡特彼勒这样一家企业信息安全管理更为严格、苛刻的国际化大公司。

为师者的高超技艺让初来乍到的学徒头晕目眩。这也想学,那也想看。好在柳工派出去的团队整容齐整、群英荟萃:有专搞工艺的,有专攻技术的,有长于管理的,甚至,连车间的一线装配工人也到场了。对于那时的柳工来说,出趟国着实不易,所以,特别希望能尽可能多地带回对自己有益的他山之石。

对于这些求知欲甚强的学生,卡特彼勒的态度是,不藏不掖,一视同仁,因材施教。不仅如此,卡特彼勒还为课满结业的学生一一颁发证书,以示肯定和鼓励。

柳工与卡特彼勒的技术合作持续了8年之久,通过这次技术引进,柳工先后派出10余批赴美学员,共计100多人。柳工当时的技术和管理骨干几乎都得到了赴美学习培训的机会,对柳工未来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随着双方的交流不断深入,除了技术人员,一些核心管理人员也被安排到美国受训。这样双方的交流不仅限于技术领域,同样就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都展开了很多的交流。二十多年过去了,王晓华还清晰地记得,一次,一名柳工的管理人员向卡特的培训官发问:“如果在生产现场发现了质量问题,你们对操作者是怎么处理的?”卡特的培训官一改平日温和的口气,非常严厉地说道,“这是一个愚蠢的问题,我们的质量管理首先是管理层的责任,而后才是操作者的责任。出现了质量问题首先要看管理者制定的工艺流程是否正确,对操作者的培训是否到位,而不是处罚操作者。如果发现了问题,首先要处罚的是管理者。”

不夸张地说,卡特彼勒,正是柳工接受国际领先技术和管理理念的第一任导师。师从卡特彼勒的经历,是柳工发展史上一次重要转折,跨国公司成熟的研发技术与经营理念,都在各个层面上影响着柳工,甚至直到今天,这样的影响也未曾停止。

如果将卡特彼勒对于柳工的影响放置于一个更加宏远的尺度去观察和衡量,我们不难发现,它给予柳工人的,绝不仅仅是在“器物”方面的强烈震撼,更有着“道法”观念上的深远回响。

这就难怪当时的领导人都有一种卡特情结。要说卡特彼勒情结,最深厚的当属柳工的老董事长张沛。张沛技术背景出身,技术功底深厚,对技术研究近乎痴迷。在近距离接触卡特彼勒这样世界顶级企业之后,张沛首先被卡特的技术所折服。与卡特接触越多,就越发感受到与卡特彼勒的全方位差距,越发有了紧迫感和沉重感。

随着时间的推移,沉淀在张沛心底的,除了对世界顶级公司的崇敬,一份难以言说的压力也在不断迫近——世界工厂机械王者的脚步,柳工如何追赶?张沛对卡特彼勒的钦佩自不必说,但他更加希望自己带领的柳工能够学到卡特彼勒的精髓与核心,而不是永远过着仰人鼻息的日子。柳工,要做中国的卡特彼勒!那时还没有企业战略规划的提法,张沛也没有把“做中国的卡特彼勒”白纸黑字写进正式的企业发展目标,但是柳工的班子成员都很清楚这是老董事长的产业梦。

柳工人在卡特学习,卡特人也在暗暗地观察、打量这群远道而来的中国人。卡特人对于刚刚走出国门的中国人也有些半信半疑,这些人也能制造出高质量工程机械吗?社会主义国家政府主导的技术交流项目,这些人的学习是认真地吗?还是仅仅借此机会到美国来走马观花?游山玩水?

同时与柳工去卡特培训还有另外两家企业的学员。渐渐地,卡特人发现,这些人之间有些不一样。柳工的受训人员工作日时间埋头在车间各个环节,包括制造、工艺、管理各个环节,虽然英语口音浓重,十分难懂,但是不耻下问,有问题一定要抓住卡特的管理人员搞清楚才放过。而另外两家的代表则略显懈怠。二十年过后,另外两家工程机械企业其中一家已经不复存在,另外一家也已经在残酷的竞争中败下阵来,被一家大型央企兼并。甚至当年参加与卡特技术合作的全部十二家龙头企业当中,也只有三家完整地存活下来。企业未来发展的命运,在20多年前的一个美国小镇上,就已经看出些许端倪。

也许当时的卡特根本没法预料到今天的这群“学生”未来能够走出中国大门,竞逐海外市场,和其他中国领军企业一道在全球市场的每个角落与卡特彼勒为代表的跨国巨头们寸土必争。十年之后,随着中国工程机械兵团在全球市场的异军突起,卡特彼勒的高管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多次强调未来必有两到三家中国企业将成为全球玩家,但在被问到具体哪家企业的时候,往往语焉不详。据知情人私下透露,在卡特高管团队的心目中,柳工,这家位于中国大西南的传统企业,一直是卡特认为的将成为全球玩家的中国企业之一。也许这也能够解释为什么卡特在2000年代初计划在中国市场开展大规模并购时,柳工就赫然出现在并购目标短名单上的最上方。

本文节选自知名国际业务实战专家、出海领航创始人 黄兆华先生所着【出海三部曲】第一部:《柳工出海-中国制造的全球化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