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于2021年3月12日正式全文发布,作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后的首个五年规划,通过19篇65章6万多字勾勒出我国中长期的发展目标与方向,明确了未来的重点任务和路径。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其意义之重大,定位之高不言而喻。
 
对比“十三五”七大发展目标与“十四五”六大发展目标,我们可以明显发现十四五规划着重强调“新”字:新成效、新步伐、新提高、新进步、新水平、新提升。不仅包括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更注重发展质量、科技创新能力、文化建设,社会文明程度等软性指标,也更注重国家治理现代化、国防军队等目标,充分体现了国家整体上从“量”的发展到“质”的发展的转变。
 
十四五规划首次在第三篇这样靠前的位置上,用很大的篇幅强调了“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和“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由此可见国家发展制造业的决心。在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迈进的征程中必将对行业格局带来升级和巨变,也将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机遇。
 
中国制造业是当之无愧的国之基石,本文将通过比较十三五规划和十四五规划以及2035远景目标,解读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变与不变。
    
六个不变

1制造强国是不变的国策
  
从十三五规划到十四五规划,制造强国是国家一贯的发展战略,其中十四五更是加上了“深入”两字,足以证明国家制造强国战略的决心。未来制造业依旧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基石,对维护社会稳定,增强国家竞争力和解决就业问题都至关重要。
 
不过对于制造业的支持政策不是阳光普照式的,而是有所侧重。其中对于先进制造业,国家会有明显的政策和资源上的倾斜。
  
提升制造业结构升级,保持制造业比重稳定,还需要加强政策保障。从土地、金融、减税降费等多个领域,十四五规划体现了政策对制造业的扶持力度。
  
2强基是不变的方向
 
我国制造业规模居全球首位,是全世界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但同世界工业强国相比,同高质量发展要求相比,我国产业基础不牢、地基不稳问题仍相当突出。未来在基础零部件及元器件、基础软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等瓶颈短板上,国家会保持重视。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的相关研究,未来很有可能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打造强基工程:
 
1、建立完善产业政策长效支持机制
    推动产业政策向支持技术攻关企业转型,提升产业政策对产业基础再造中小企业主体的支持力度,建立支持产业基础能力攻关企业的稳定长效机制,调整政府补贴方法。
 
2、探索底层技术攻关突破机制
梳理当前对我国产业发展具有较大影响的底层技术,集中各方力量推进研发创新,整合重组各类国家级科研平台,促进公共科研平台与重点企业建立合作机制,支持政府科研基础设施向重点企业开放共享。
 
3、优化产学研一体化攻关机制
提高企业“学研”参与度和话语权,创新产学研合作方式,放松对技术攻关的限制和事中考核,提高资金使用的靶向性和效率,建立企业信用体系,探索产学研人才双向流动机制。
 
4、健全整机部件企业协同攻关机制
鼓励整机企业与部件企业联合开展前置研究,鼓励上游中小企业在下游企业重大产品开发前期介入研究,鼓励龙头企业与民营中小企业组建合作型供应链,引导集成厂商打造合作型供应链管理模式。
 
5、强化基础产品推广应用体制建设
加快制定卡脖子技术首次(批)应用支持政策,完善风险补偿机制,加快推动国有企业重大装备、关键零部件及材料和高端工业软件的国产化进程。
 
推进我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需要充分我国的制度优势和市场规模优势,以政策作为保障,做好顶层设计的同时也要注重系统推进。
 
3降本减负是不变的策略
 
当下中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实体经济因背负沉重成本包袱而举步维艰。降低企业成本是我国政府一贯的政策,从十三五到十四五依旧得到延续。未来国家的降本减负政策将从下面六个方面影响制造业:
 
1、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2、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打破地域分割和行业垄断,加强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建设,为企业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
 
3、降低企业人工成本。降低五险一金对企业造成的负担。
 
4、降低企业用能用地成本。加快推进电力体制改革,合理降低企业用电成本。完善土地供应制度,降低企业用地成本。
 
5、提高企业资金周转效率。在风险可控前提下,推进实体经济经营性资产证券化,开展投贷联动试点支持科技创新创业企业。
 
6、支持企业创新投入。鼓励企业加大创新研发投入。
 
中国制造业的优势很大一部分来自于中国产品的物美价廉和中国企业的成本优势,但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人力成本优势会逐渐减弱,那么从国家层面,通过多重手段为企业降低成本,也是帮助中国制造业提升竞争力和提供保障的重要手段。通过成本优势来保证中国产品的性价比未来依旧是中国企业不能放弃的制胜法宝。
 
4推动产业升级是不变的目标
 
十四五规划中对于高质量发展多次提及,那么持续地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也就顺理成章。未来将“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工程,发展服务型制造新模式,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唯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十四五规划措辞从“传统产业”改为“制造业”,明确了制造业的优先地位。
 
产业升级需要国家或企业在研发上大量投资。中国1991年研发投资占GDP的比例是0.7%。2010年,中国的研发投入强度超过OECD国家的中位数,到2012年则超过了OECD国家的均值(2012年是1.88%)。2014年,中国的研发投入强度上升至2.05%,超过了许多发达国家。

除了全社会的总体研发情况,单看制造业内部的研发投入,也呈现出了迅猛的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制造业细分的31个子行业在2006—2016年制造业行业研发人员投入和经费增速上分别达到年均16.0%和26.4%,并且研发经费增速在2006—2013年始终高于20%。中国企业的研发投入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正在加速变小。
 
专利是衡量创新的重要维度。比较中国和其他国家在美国专利商标局获得的专利授权数量能够看出,在美国严格的审查制度下,中国的专利增长同样很快。中国企业申请人在美国专利商标局获得的专利授权数量从1995年的62件增长到2014年的7236件。1995—2005年的年均增长率是21%,2005—2014年的年均增长率上升至38%。
 
未来创新引领的产业升级将推动中国制造业不断地走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在未来的竞争中,企业的研发和创新能力将更加重要。
 
5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不变的阵地
 
十四五规划对于新兴产业作出了定量的发展目标,“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7%”,相比于十三五规划的15%增长了2个百分点,同时在产业上,从十三五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生物技术、绿色低碳、高端装备与材料、数字创意”变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了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产业,与规划中“专栏4 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内容相呼应。结合我国2035远景目标“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毫无疑问这些产业未来将得到国家更大力度的政策支持和科研经费投入。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推动经济发展变革的过程中,主要面临3个方面的变化。
 
第一方面来自于创新阶段。长期以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采用的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道路。随着技术水平提高,中国产业与国际产业间的技术代差快速缩小,这就要求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必须向基础创新、引领创新转型,加强前瞻性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创新。
 
第二方面来自于市场结构。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在国家双循环大战略的背景下,内需对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要求相较于以往在快速提升,而相较于国际先进的距离在快速缩小。这样的结构变化,使得像光伏组件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存在的技术和市场“两头在外”的状况将不复存在。“十四五”时期,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更加注重发挥好强大的国内市场作用,发挥我国工业体系完整、消费增长迅速、发展纵深巨大的独特优势。
 
第三方面来自于产业布局。“十四五”时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需要关注两方面变化:一方面是新兴产业布局将遵从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包括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另一方面,随着产业规模快速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自身布局政策关注点的层级也需要提升,不应再将大量精力投入到具体的项目中,而应将重点转向区域集群的建设。
 
6保护环境是不变的旋律

同十三五规划一样,十四五规划依旧用大量篇幅强调了保护环境的重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未来环保政策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

1、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2、持续改善环境质量。
 
3、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4、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有人会觉得重视环保会掣肘甚至阻碍制造业的发展,对于落后的低质量的制造业确实是这样的。但优秀的企业往往会利用新的变化带来的机会甩开竞争对手,严格的环境政策会促进优秀企业的效率提升和鼓励创新,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结合2035远景目标中的“碳达峰”以及习主席在联合国大会上作出的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承诺,未来设备制造业持续向绿色转型的趋势是必然的和不可改变的,与之而来的技术革新,如新能源,新标准,新技术等也必然带来制造业的深刻变革。
 
三个变化
 
1首次提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十四五规划首次提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坚持经济性和安全性相结合,补齐短板、锻造长板,分行业做好供应链战略设计和精准施策,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第三篇第八章第二节)”,这既是中国制造业走向高端的必然选择,也与当前国际局势充满不确定性不无关系。未来将坚持“经济性和安全性相结合”的原则,在重点领域加快国产替代,将产业链的关键环节留在国内,掌握在自己手中。
 
20世纪90年代以前,对外贸易是拉动世界各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由于国家或地区间自然禀赋和其他资源的差异,各国或地区通过专业化分工来分享利益。进入20世纪90年代,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通信成本和交易成本持续下降。跨国公司为了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和庞大市场,将产业价值链中可分解制造和组装的部分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促进国际分工从最早的不同产业的全球分工,到产业内全球分工,又发展到企业内的全球分工,形成了全球范围内的产业链。
 
经过多年开放式发展,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已经超过了我们在全球GDP中的地位。下图展示了中、美、德三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重要性,图中国家所在的圆圈大小表示其在全球产业链中的相对地位。可以看出,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排名第一,超过我国GDP在全球第二的排名。许多产业较高比重的市场和资源在国外,必须内外循环畅通整个产业才能有效运转。因此,推动全球产业链发展和维护全球产业链安全,同时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是当前国际局势下的必然选择,也是提升国内国外双循环质量的有效手段。
  
全球创新网络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企业研发的国际化形成的,跨国公司是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载体。据相关调研,跨国公司研发机构从20世纪末期的“母公司技术当地化服务”为主,转向21世纪前10年的“母公司技术当地化服务+研发适合当地新产品”,再转向最近10年的“母公司技术当地化服务+研发适合当地新产品+参与公司全球研发网络”三者并重。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调研也显示出中国在跨国公司全球研发网络中重要性的提升,20世纪最后10年,在全球创新网络中,中国只贡献了大约1%的专利,而在2015—2017年,中国贡献了大约15%的专利。中国的一些城市更是成为全球创新合作网络中的关键节点,在信息和通信产业全球十大创新网络中,北京、上海都已经处于其中(见下图)。因此,推动全球创新链发展并更多地融入其中,对我们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全球创新链的波动和断裂对我们的影响也可能很明显。
 
今后,一些国家利用“断链”方式打击我国在制高点上的创新能力的事也会不断发生。在这种复杂情形下,我们不应该做极端化的选择,而要以最大努力参与到全球创新链中,获得全球创新分工的利益,同时以最大努力自主创新,形成“对赌”及“备胎”能力,提高应对断链事件、保持技术供给可持续的能力。
 
2首次提出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疫情影响之下,国家提出双循环大战略,“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国内国际“双循环”,推动改革与开放相互促进,“促进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
 
随着国际上逆全球化趋势增强和疫情负面影响加剧,中国乃至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都显露出产供销脱节、上下游不同步等问题,体现出世界生产体系的不安全性、不稳定性、脆弱性。为此,中国迫切需要充分发挥自身超大规模的加工制造体系和内需市场潜力,立足国内生产和消费两大市场优势,逐步构建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机制。
 
为正确理解经济“双循环”,需要厘清以下三个重点:

第一是双循环不意味着将中国经济独立于世界经济之外,闭关锁国,变成“内卷化”。要警惕人们过度鼓吹经济内循环,认为关起门来也能发展得很好,如果完全“内循环”,中国国内产能过剩缺乏充足消化渠道,则将存在较大隐患。
 
第二是“国内大循环”并不简单等于“扩大内需”。如果把“内循环”简单理解为扩大内需,则很容易走进政策误区,搞大水漫灌、加杠杆和强刺激。
 
第三是“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并不意味着不再重视国际经济循环。中国早已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体系,即便是扩大内需,也离不开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的协同配合,技术进步也离不开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封闭起来脱离世界主流,只会拉大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3“去产能”未被直接表述
      
       2015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三去一降一补”的五大任务,同时,这五大任务也被写入“十三五”规划当中。而今已经过去了五年,从各地最新公布的数据来看,各地关于去产能都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上升至2019年底的76.6%,宏观杠杆率高速增长势头得到遏制,同时十四五规划中并未直接提及“去产能”,结合这一事实可以判断,十四五期间去产能的力度和节奏都会有所调整,较“十三五”时期会有明显下降,但是在特定时期的部分行业领域(如钢铁、煤炭、水泥等行业),仍会存在一定的去产能压力,相关政策会随着条件变化而灵活调整。
 
总结
 
  “十四五”规划将“十三五”规划中的“中国制造2025”上升到了新的高度。结合我国2035远景目标“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工业体系”的目标,未来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可以总结为:提升质量,强化基础,升级产业,重视环保,掌控产业链,严控成本。制造业乃是国之基石,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发展。在国家战略的正确引导下,相信未来将有更多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中国企业涌现出来,代表中国走向世界舞台。
 
参考文章:1.《双循环赋能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率》作者:江小涓、孟丽君
                2.《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的对策建议》作者:任继球、徐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