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黄少青,出海领航合伙人,近20年海外市场营销实战经验。
美国德克萨斯州农工大学Mays商学院 EMBA
欢迎添加作者微信交流:13978004370
第三部分:近观俄罗斯经济的挑战
根据世界银行和Focus Economics的统计数据,最近5年里,除了疫情严重的2020年和俄乌冲突爆发的2022年,俄罗斯的GDP都保持4%以上的正增长。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和Focus Economics
在外界普遍认为俄罗斯经济将因冲突而导致衰退的2023、2024年,俄罗斯的GDP还能保持4%以上的正增长,似乎给人一种感觉:俄罗斯地大物博、家底深厚,战争对其影响有限。
近距离观察并研究俄罗斯的经济,俄乌剧烈冲突但经济保持增长的背后,俄罗斯油气收入、税制改革带来的税收增加和俄罗斯国家福利基金(National Wealth Fund)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是俄罗斯油气收入持续支撑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由于国际能源价格的飙升,俄罗斯联邦2022年从石油和天然气出口收取的税收收入达到创纪录的1313亿美元;不过,从2022年四季度开始,国际能源价格便开启了跌跌不休模式,导致2023年俄罗斯的油气收入暴跌,但俄罗斯联邦的税收收入也达到998亿美元。2024年石油和天然气出口收入再度出现增长,但俄罗斯该项税收收入达到1206亿美元。
二是以税制改革作为“调节器”,增加了俄罗斯联邦收入。2022年俄推出对能源行业大幅加税的法案,将2023—2025年液化天然气生产商所得税税率从20%提高到34%;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的矿产开采税从2023年1月1日起每月多征收500亿卢布;提高矿产开采税税率,并引入调整系数计算税额等。2024年又推出多项新的加税法案,包括上调“富人税”,提高企业所得税、某些矿产的开采税、以及对汽油、汽车、摩托车、烟草和酒类的消费税实行指数化等。据俄财政部估计,税收制度改革将在2025年为预算增加2.6万亿卢布收入。总的来看,个人和企业税负都在持续增加。
三俄罗斯国家福利基金起了缓冲垫作用。俄罗斯国家福利基金是俄罗斯当前最重要的主权养老基金,于2004年1月1日开始正式建立,其资金主要来源于超额油气收入,主要宗旨是支持国家养老金体系、开展社会性投资、维持养老保险制度的长期稳定运行。21 世纪头10年,俄罗斯经济快速发展,联邦财政出现盈余, 同时,随着国际油价持续上涨,俄罗斯通过石油出口积累了大量“石油美元”, 油气收入在财政中的占比逐渐增加,油气行业在俄罗斯经济中的作用愈发显著,甚至一度左右俄罗斯的经济增长。
为此,俄罗斯建立了该主权养老基金。该基金设立最低储备额,超出此数额的资金可被用于其他用途。当世界能源价格下跌,特别是在原油价格低于基准价格时,基金可用于弥补因原油价格下跌出现的财政赤字,以保证联邦预算平衡,从而缓冲国际油价变动对国内经济的影响,确保俄罗斯宏观经济的稳定,促进资源的高效运用与经济的长期发展。2004 ~2008 年,乌拉尔牌原油价格由每桶22美元飙升至109美元,稳定基金的规模也从36亿美元猛增至1568亿美元,基金总额占GDP的比重达到11.8%。
最近几年新冠疫情、俄乌冲突和美欧制裁的背景下,俄罗斯国家福利基金在抗击新冠疫情、实施反危机计划、弥补财政赤字等方面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在反危机计划、弥补财政赤字等方面的实例如下:
——2022年3月1日,俄罗斯政府决定动用国家福利基金中的1万亿卢布资金(约142亿美元),用于购买那些因制裁而受影响的俄罗斯公司股票;
——2023 年12 月,俄罗斯财政部从国家福利基金中提取2.9万亿卢布(约339亿美元)来平衡预算;
——2024年国家福利基金拨款近1 万亿卢布(约107亿美元)用于支持基础设施项目;
——2024 年,俄罗斯财政部从国家福利基金中提取1.3万亿卢布(约140亿美元)来平衡预算;
在国家油气收入、税收增加和国家福利基金的支持下,俄罗斯得以在国防和国家维稳等强力部门加大费用支出,维持战时经济的运行,保持经济增长。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俄罗斯不断增加军费开支和国防预算。2022、2023年,俄罗斯的军费开支分别比上一年增长 42.2%、125%。2025年俄罗斯国防预算占GDP的6.3%,又比2024 年增长了约30%。
在俄乌冲突持续、面临欧美严厉制裁的境况下,俄罗斯经济发展面临多重挑战。
一是劳动力短缺。俄乌冲突下,对劳动力的需求不断加大。自2024年3月莫斯科恐袭事件以来,俄政府收紧移民政策,大幅减少外籍劳工临时居留许可证的发放数量,加大对外籍劳工工作行业及环境限制,导致本就吃紧的劳动力市场更趋紧张。此外,高素质人员移民潮和战争伤亡也导致了劳动力的减少。
二是通货膨胀居高不下。巨额政府支出和持续上涨的工资导致俄国内需求旺盛。与此同时,俄罗斯民用经济发展空间却受到国防工业挤压,供需矛盾不断加大,通货膨胀持续高企。根据俄罗斯统计局数据,截至2024年俄罗斯CPI (消费品价格指数)通胀率达9.5%, 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通胀率达7.9%。
三是银行利率高企。俄罗斯央行已从2023年8月开始连续8次加息,并于2024年10月25日,将基准利率推到21%的历史最高水平。高利率不仅对降低通胀的效果有限,而且还抬高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加大了企业的偿债负担,抑制企业的投资和产出,这将致使破产企业数量急剧上升,供给缺口持续扩大。
四是欧美制裁有可能进一步压低原油价格,导致俄罗斯油气收入进一步减少,带来更大的财政赤字。俄罗斯2025年财政预算时预测乌拉尔牌原油价格为每桶69.7 美元,2025年3月份重新修订预算时预测为每桶56美元。自2025年4月以来,该原油价格多次低于每桶60美元,甚至下跌到每桶51.5美元。俄财政部预测,与计划相比,到今年年底俄联邦预算将损失2.6万亿卢布(按2024年汇率,约280亿美元)的油气收入。如果欧美加大对俄罗斯的制裁,该原油价格完全有可能下跌至每桶40美元并保持在该价格很长一段时间,到时俄罗斯的财政状况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局面。
五是俄罗斯国家福利基金枯竭,无法起到缓冲垫作用,俄罗斯联邦政府有可能采取各项饮鸩止渴的短期措施,经济很有可能开始衰退。截至2025年6月1日,俄罗斯国家福利基金的流动资产为2.8万亿卢布(约合364亿美元),为2019年以来最低水平。如果油价继续徘徊在每桶52美元左右且卢布保持相对强势,那么该基金可能在一年多一点的时间内耗尽。如果油价更低,该基金耗尽得更快。到时俄罗斯联邦政府有可能采取一些饮鸩止渴的短期措施,如:人为贬值卢布来增加出口收入、压缩非军事部门开支、继续对国内的企业加税等。但卢布贬值大概率会带来通货膨胀率的飙升,非军事部门开支的压缩、给企业加税都将进一步影响经济的健康发展,这将很有可能导致俄罗斯经济开始衰退。
第四部分:俄罗斯采矿行业观察
中俄双边务实合作将推动俄罗斯采矿行业进一步发展。在俄罗斯经济面临困境的时候,中俄务实合作进入新阶段,给俄罗斯经济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的帮助,这也必将推动俄罗斯采矿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为中国企业带来更多机遇。
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中俄双边贸易额2020年为1078亿美元,到了2024年就增长到了2448亿美元。其中在机电产品领域,2024年中国对俄机械电子和运输设备类商品出口占对俄出口总额的60.3%。在运输设备领域,俄罗斯与中国的乘用车、货物运输车辆和工程机械进出口贸易与生产链供应链建设合作同步发展。同时,中俄贸易以本币结算比例已达92%,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国企业收款难的问题。
2025年5月8日中俄领导会晤,并签署了《关于进一步深化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中俄将在多方面深化合作,其中与矿业密切相关的条款如下:
——深化投资合作,根据新版《中俄投资合作规划纲要》和2025年5月8日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促进和相互保护投资的协定》提高合作水平,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持续巩固全面能源合作伙伴关系,支持经营主体实施石油、天然气、液化天然气、民用核能、煤炭、电力、可再生能源等领域合作项目,维护相关跨境基础设施稳定运营,促进能源运输畅通。
——提升金融合作水平,拓展银行间往来,加强本币结算,深化保险、信用评级机构和证券领域合作。
中俄双方的务实、深化合作,为中国企业在俄罗斯经营提供了更稳定的营商环境,必将推进中国企业在俄罗斯采矿行业做出更多的投资。
2、俄罗斯政府通过报废税、进口替代战略等政策和技术自主(如采矿工业4.0竞赛)推动行业转型。
通过报废税保护俄罗斯本国企业,推动外国制造业企业到俄罗斯投资建厂。俄罗斯从2012年加入WTO后开始对汽车征收报废税,费用从几百欧元起不等,之后多次上调报废税率,2024年10月1日生效的最新进口汽车报废税费如下: 发动机排量 进口汽车报废税费(约折合人民币) 1L—2L 42,194 2L—3L 118,614 3L—3.5L 136,111 超过3.5L 173,286 俄罗斯的报废税在2024年7月1日起已经覆盖装载机、越野自卸车、推土机等与矿山开采相关的设备。如5吨装载机报废税折合人民币为14.7万元左右,200马力(含)到650马力的重型越野自卸卡车新车报废税折合人民币为69.4万元左右。
除了征收报废税外,俄罗斯持续推进“进口替代”和“俄罗斯本土制造”战略,旨在强化俄罗斯联邦工业本土化程度以降低对进口产品的依赖。其重要的政策性文件是第719号政府决议(工业组装要求)和第1176号政府决议(战略行业激励政策)。其中俄罗斯政府第1176号决议针对能源设备等战略行业提供额外支持,具体措施之一是提供设备采购补贴(最高30%成本补偿)以及通过俄罗斯工业发展基金发放低息贷款(年利率可低至3%),这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在俄罗斯贷款利率高的问题。但俄罗斯的本土化法规体系复杂,涉及本土化认定规则、税收优惠、技术认证、供应链管理等多个层面,中国企业若未能详细了解相关规则,未按照俄罗斯法律法规的要求合规操作,可能面临罚款、补贴取消甚至市场准入限制。
3、中国企业在俄罗斯采矿行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欧美制裁导致部分俄罗斯企业资金紧张、设备短缺,他们的业务也开始收缩;俄乌冲突还在延续,欧美对俄罗斯的制裁在短期内还不会解除,导致很多中国企业在俄罗斯市场上还面临收款难、合规风险等问题。
从俄罗斯2025矿业展上专业观众的反馈来看,俄罗斯对欧美设备的替代需求还在持续,中国企业有希望在采矿机械、运输设备等领域获得更多业务。同时,中国企业还可以利用俄罗斯本土化战略提供的机会,深化俄罗斯业务。而且随着中俄合作的进一步深化,中国企业在俄罗斯市场面临的各种问题有望逐步得以妥善解决。
俄罗斯采矿行业在制裁下呈现“韧性发展”态势:头部企业分化,本土技术崛起,中国企业的市场份额和技术影响力持续扩大。尽管短期困难(如制裁、支付问题)存在,但中俄合作深化和俄罗斯内需替代战略为行业提供了长期增长动力。未来,俄罗斯市场仍是中国矿山设备企业的重要机遇地,但经营中心需要从抓机遇、建渠道向售后服务体系建设、合规化经营和本土化投资逐步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