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成千上万的中国企业已经全面融入了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之中。
吉利汽车正是这些中国企业中的一员,因为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历史机遇,吉利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从小山村走向全中国、走向全世界。
汽车产业是全球性产业,只有发展全球化事业,才能在未来赢得一席之地;二十一世纪是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商业重塑的世纪,当全球化与科技创新两大洪流汇聚在一起的时刻,为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
这些年来,吉利在全球化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道路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无论是收购沃尔沃汽车、投资戴姆勒股份公司、沃尔沃集团、宝腾、路特斯,还是收购美国Terrafugia飞行汽车公司、投资曹操出行、国铁吉讯和德国Volocopter空中出行公司,都是秉持这种发展信念的结果。
今天的中国制造业依然面临如何实现从全球价值创造链的中低端走向中高端的现实挑战,这是考验中国制造业的关键时刻。如何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如何实现全球价值链的有效利用与合作共赢,如何实现稳健地转型升级,如何实现合规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吉利控股十余年来的全球化探索,有以下几条总结:
一、和任何事业一样,全球化发展必须认准一个方向,坚定一个信念,提炼一种精神,凝聚一股力量,完成一个使命。一定要打好基础、练好内功、持之以恒。
二、要心怀敬畏之心,不可急功近利。要想实现梦想,就必须脚踏实地遵守事物的客观规律,播下希望的种子就会带来光辉的前景。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就是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播下了民族复兴的伟大种子,中国人民、中华民族一定会因此而拥有光辉的未来。大道至简,规律不可抗拒,只有内外兼修,厚道善良,顽强勇敢,披星戴月,一分耕耘就有一份回报,明天才能更美好。
三、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必须是依法合规、公平透明,必须以人为本,合作共赢。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任何的小聪明,都有可能变成严重的问题。所以,做企业必须天天如履薄冰,天天小心谨慎,时刻牢记合规的重要性,法律的严肃性。
四、持续强化对技术研发创新、人才教育培养的投入,不断夯实企业全球化发展的硬实力与软实力。当前,创新能力是企业参与全球合作竞争的核心能力,因此最大的运营投入必须是技术研发。近十年,吉利控股集团研发总投入累计近1000亿元,由此不断强化的技术实力是复兴沃尔沃汽车、携手戴姆勒集团的关键。同时,具有全球化视野、多元化能力的各层次人才,是推动企业全球化的基石,唯有人才强、才能带动企业强、产业强、国家强。
“一带一路”的倡议,对于众多渴望出海发展的中国企业是一个巨大的发展机会。
在这个大背景下,企业走出去只是第一步,相互融合才是关键。吉利控股集团一直践行“全球型企业文化”建设,其核心特点是尊重、适应、包容与融合,最终目标是达到合作共赢,实现企业在全球市场的成功。融合和开放,会让公司淡化或打破原有国家、民族、宗教信仰、语言和局部文化标签,逐渐形成一种开放、包容的企业文化和发展理念。在这样的企业文化氛围下,更有助于提升员工的归属感、自豪感、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增强管理层的成就感,赢得社会各界的认可,有利于企业创新及全球适应能力的提高。
基于这种理想和目标,吉利致力于建设“全球型企业文化”,愿景是:推动全球型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使全球型企业文化深入人心。一个企业的诞生、生存与发展,其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还要创造社会价值及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两者都很重要,缺一不可。只有两者兼顾,企业才能可持续发展。
这些年,吉利在美国、英国、比利时、瑞典、白俄罗斯及亚洲、非洲等国的成功实践和发展,证明了全球型企业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生命力。我们希望千百万个中国企业,抓住“一带一路”伟大倡议不断深入与发展的机遇,与沿线国家展开更多更好的合作,为“一带一路”倡议伟大事业作出更大贡献,实现更大辉煌。
全球化的道路充满挑战,正如我在家乡台州日报上发表的《向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致敬》一文中所写道的:“这条路实在太过艰辛,这条路也确实诱人,这条路上时而景色秀丽,时而阴云密布,我们勇敢地在这条路上参加了没有尽头的马拉松赛跑,虽然跑得腰痛腿软,浑身浸满汗水,有时还出现精神恍惚,不知所措,但前方的路依然神秘,勾起了我们无穷的想象,探索远方秘密的心情根本无法平静,已经扬起的创业风帆推动我们走向无限可能的汽车世界”。这段文字既是吉利汽车创办以来的心声吐露,也是吉利全球化上下求索的真实写照。
本书作者黄兆华先生,从一个海外业务实战者和研究者的角度出发,系统梳理、总结了美国、欧洲、亚洲典型企业的全球化发展历程,研究总结了华为、阿里、联想等国内优秀企业的全球化发展经验,从战略、组织、人才、领导力、文化、创新以及风险管理等多个领域系统剖析了中国企业全球化发展的方方面面,给人以颇多启发。
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更多的中国企业在全球化道路上不断迈进,行稳致远!
李书福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