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超级全球化到全球化再平衡

全球化将何去何从?

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朱云汉认为,当下的全球秩序一方面可能进入一个较长的崩解与重组期,难免会产生某种程度的混乱与失序;另一方面,可能迎来一个无论在经济、文化、宗教、族群等方面,皆更能符合对等、互惠、多元、尊重以及公正、发展等原则的新世界,也就是更能构建一个体现“休戚与共”、“和而不同”理念的全球新秩序。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前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认为,推进全球化变革的方式有三种:

第一种方式是对“华盛顿共识”做出某些改变,全球化的现有结构继续延续,依然由发达国家的大型公司和金融机构制定规则并为其服务。

曾在世界银行等大型国际组织担任要职的斯蒂格利茨坚决反对这种做法,他认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政策就行从5万英尺的高空向下投掷炸弹”,无法看到并解决底层人民的痛苦。

第二种方式,以对发展中国家较为公平的方式改写全球化规则,通过包容性的全球化为每个国家服务,创造一个共享繁荣的世界,这是斯蒂格利茨支持的方式。

最后一种方式是“新保护主义”。其典型手段包括在美国和墨西哥之间建立隔离墙,以阻止跨国移民;针对中国等国征收高额关税;并对那些将生产从美国转移出去的公司大加斥责和威胁。

对于这种方式,斯蒂格利茨认为:一些美国人对二战后的美国统治时期持有怀旧情绪,认为当时的美国制造业工作似乎很安全,工资很高,但他们心心念念的是一个永远回不去的世界。特朗普总统承诺将这个世界以及伴随着它的信心和社会结构带回来,这是根本无法兑现的承诺。

正如所说丹尼.罗德里克在他着名的《全球化的悖论中》所指出的:“政府是每个国家的政府,市场却是全球性的,这就是全球化的致命弱点”。

2018年6月15日,美国政府宣布拟对价值500亿美元的中国输美产品征收25%的关税,分两批实施。

2018年6月18日,特朗普指示美国贸易代表确定拟加征关税的20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清单,称如果中国采取报复性措施并拒绝改变贸易“不公平”做法,将额外征收10%的关税。

2018年7月6日,美国对34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25%进口关税的措施落地。

2018年8月23日,美国对华进口500亿美元商品中剩余的160亿美元商品开始加征关税。

2018年9月18日,美国政府正式宣布于9月24日期起,对约2000亿美元进口自中国的产品加征10%的关税,并将于2019年1月1日起将关税提高到25%。

2018年12月1日,20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布宜诺斯艾利斯峰会上,中美两国元首达成暂时休战的框架性协议并开启90天的结构性谈判。

2019年5月6日,特朗普突然宣布,将从5月10日起对中国原征收10%关税的20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到25%。

2019年7月美方宣布,从2019年9月1日起,对剩余的3000亿美元中国输美产品加征10%的关税。

2019年8月,又不顾IMF等机构的权威认定,将中国定性为“汇率操纵国”,中美争端从贸易战向汇率战、金融战开始蔓延。

2019年8月24日,特朗普在推特上宣布,将对2500亿美元源自中国的进口商品关税由现有的25%调升至30%,10月1日生效。此外,在9月1日对其余3000亿美元的中国输美商品征收关税幅度由原定的10%提高到15%。

贸易战再度升级。

中国政府“不愿打、不怕打、必要时不得不打”,被迫“以战止战”,出手反制。

除了针对中国以外,美国发动了一系列的以自我利益为中心的全球性贸易摩擦,四面开战。

自2018年3月开始,美国先后针对欧盟、加拿大、墨西哥、日本、印度等多个国家发起了贸易摩擦,遭遇了广泛的反弹。

贸易战没有赢家。中美贸易摩擦已持续一年,对双方企业造成的疼痛感正在日益显现。

2019年上半年,中欧贸易总额达到了3379.9亿美元,同比增长11%,对东盟的贸易总额达到了2918.5亿美元,增长10%,相比之下对美国的进出口额达到了2583.3亿美元,同比下降了9%。东盟超越美国,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而美国降为第三名。

美国方面类似的剧情也在上演。

2019年上半年,美国对中国贸易总额为2710亿美元,墨西哥则以3089亿美元的贸易金额,大幅超过中国,成为美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降为了美国的第三大贸易合作伙伴。

贸易摩擦不仅导致中美之间对对方企业的需求下降,还严重扰乱了两国制造商的供应链和库存管理。有美国企业主表示:经营企业就像挂着重物参加铁人三项赛。

这还仅仅是贸易方面的冲突,未来呈现在世人面前的也许是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网络、意识形态等各领域的全方位实力较量。

本文节选自知名国际业务实战专家、出海领航创始人 黄兆华先生所着【出海三部曲】第二部:《出海•征途-解码中国企业全球化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