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谁主沉浮?

(二)拥抱技术变革,坚持创新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国家实力的象征,也是企业竞争力的根本,是大国兴衰的内在基因,也是主宰企业沉浮的源起。

从工业革命到信息革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美国无一不是依靠抓住某次关键的产业革命机遇而成功崛起,成为世界的科技与经济中心。

日本科学史家汤浅光朝提出,当一个国家的科学成果数量达到世界科学成果总量的25%,就可以称之为世界科学中心,并依次将历史上的世界科学中心转移分为五个阶段:意大利(1540-1610)、英国(1660-1730)、法国(1770-1830)、德国(1810-1920)、美国(1920之后),平均维持时间为80年。

按照这一预测,2000年前后美国的世界科技中心地位将受到新兴力量的挑战。

2017年美国R&D国内支出达到5432.5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中国R&D国内支出达到2551.1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但中国R&D支出的增速远远高于美国,按照2010年以来的复合增长率计算,2024年前后中国研发资金投入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风险投资(VC)是初创企业重要的融资渠道之一,风险投资的活跃程度可以从侧面反映新经济的活力。美国和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新经济最具活力的国家。2016年全球早期与后期VC规模中,美国达652亿美元,其次为中国(341亿美元)、欧美(110亿美元)。在风险投资的三个阶段—种子期、早期与后期中,中国参与早期与后期投资的活动比种子期更加活跃,发展速度也远程其他国家。

从代表全球新经济的独角兽企业数量来看,美国和中国企业占比超过7成,展现了中国新经济的勃勃生机。据CB Insight数据,截至2018年底,全球311家独角兽企业中,来自美国的有151家,占48.6%;中国紧随其后,共88家,占28.3%;英国和印度分列第三、四位,分别有15家和14家。

虽然中美科技实力在整体上仍存在较大差距,但中国科技实力快速崛起,在通信设备、集成电路、互联网等重要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威胁到了美国的科技垄断地位,引起了美国的警惕和焦虑,这也正是现任美国政府发动贸易战的关键原因。

2018年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一方面,中国企业原有的成本优势日渐消失。中国20-59岁人口在2015年达到顶峰,预示着剩余劳动力无限供给时代即将结束,“人口红利”正在逐渐消失,中国企业的成本优势不再。

事实证明,在贸易战中遭受损失最大的就是过度依赖成本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即便没有贸易战的冲击,那些缺乏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的企业,也会存在生存危机。

另一方面,经过多年的积累,与欧美跨国公司的竞争正日益直接交锋。大部分全球产业态势日益由过去的互补型、比较优势型全球分工变成直接竞争。

此时此刻运用创新思维、创新范式、创新要素、创新生态、创新路径、创新模式、创新管理是下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

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发展方向是智能化、数字化和网络化,正加快突破和大规模商业应用的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和产品,构成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动力产业。智能制造、车联网、智慧城市、智能电网、远程医疗等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密集应用和深度交叉融合的新兴领域,将成为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先导产业。更加高效、安全、可靠、稳定的5G信息网络,是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关键基础设施。人工智能等使能技术、5G网络和车联网等丰富的应用场景相互反馈、增强,不断提升这些领域的技术和商业成熟度,促进新模式、新业态和新产业的蓬勃发展,构成未来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

与此同时,新兴技术和商业模式也不断向传统的能源行业、消费品行业和装备行业渗透,逐步打开这些行业新的增长空间,使这些产业成为新工业革命中的引致性产业(被现代化产业),并与动力产业、先导产业和新基础设施产业一起,共同构成新经济完整的产业体系。

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给中国制造业带来了更多的增长动力,使得中国经济未来的形态更加令人期待。2018年,中国的数字经济到达31万亿人民币,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35%,在全球经济体中的比重最高。

技术创新之路注定艰辛,却不得不走。

无人能够预知,全球化与新一轮技术革这两大洪流交汇,会迸发出多大的声势与能量,可以预见的是,无法搭乘这一班新技术革命的高速列车,就会被时代远远甩在后面。

本文节选自知名国际业务实战专家、出海领航创始人 黄兆华先生所着【出海三部曲】第二部:《出海•征途-解码中国企业全球化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