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优化全球布局,深化海外战略

全球需求地图的变迁、中国发起的“一带一路”倡议、贸易争端带来的冲击、以及世界各地频繁发生的黑天鹅事件,凡此种种,无论是已经走出国门还是即将走出国门的中国企业,都有必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全球布局和海外战略,进行必要的深化与调整。

1)全球足迹:布局与融入

全球化步入“后美国时代”,全球经济将出现多元领导格局并形成数个超级板块,亲疏内外有别。过去完整而统一的架构将出现裂痕或被虚弱,在全球、大板块与小板块三个层次之间将充斥着叠床架屋的合作机制与交往规则,非西方国家将寻求新的熔接机制来深化彼此的经济合作,并降低对西方国家的依赖。

全球需求地图曾经严重倾向于发达经济体,如今正在重新绘制。据麦肯锡估计,到2025年,新兴市场将消耗全球近三分之二的制成品,其中包括汽车、建筑产品和机械等产品。预计到2030年,发展中国家将占全球消费总量的一半以上。这些国家继续加深对全球商品、服务、金融、人员和数据流动的参与。

中国发起的“一带一路”倡议也必将深度重塑全球化版图。

基于以上的变化趋势,每个中国企业都要持续深化全球发展路线图。

在出海的方式上,传统的国际贸易和简单的海外营销已日渐式微,有实力的企业有必要开展海外投资,深耕当地市场,近距离服务好当地客户。

在出海的思维上,那些唯我独尊式的思维模式无疑已经过时,必须真正“走进去”,系统融入海外市场,才能赢得一席之地并真正站稳脚跟。

中国要像研究中国的五年发展计划一样,做足功课,研究海外国家的发展脉络。印度的FYPs(五年计划)、印尼的“国家振兴计划”、印度的菲律宾的“大建特建”计划、东盟的《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非盟《2063年议程》、哈萨克斯坦的“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土耳其的“中间走廊”倡议、蒙古国的“发展之路”、越南的“两廊一圈”、英国的“英格兰北方经济中心”、波兰的“琥珀之路”、沙特阿拉伯的“愿景2030”计划、埃及的“苏伊士运河走廊经济带”计划等,都应该是我们深度研究的对象,想方设法对接、融入,才能为海外发展带来持久动力。

在出海的心态上,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要避免“过客”心态,以长期思维布局海外市场,真正拥抱、热爱所在国的文化和人民。

本文节选自知名国际业务实战专家、出海领航创始人 黄兆华先生所着【出海三部曲】第二部:《出海•征途-解码中国企业全球化之道》